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通化联播>县区动态 |
通化县:稳农强工兴旅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
|
壮大实体、积厚成势,内引外联、多维拓展。去年以来,通化县紧紧围绕省、市发展思路,以“拼”的精神、“抢”的意识、“争”的劲头,努力推动全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41.2亿元,同比增长10.2%;规上工业总产值66亿元……
稳农: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春分刚过,通化县黑土地上便掀起了备春耕的热潮。走进西江镇和金斗朝鲜族满族乡,远远就看到广袤的田地里农民正忙碌着为春耕生产做足准备,为丰产丰收育出“好苗头”…… 多年来,通化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多措并举保护黑土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基础持续夯实。202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恢复耕地面积2.9万亩,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在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的基础上,通化县在农业特色产业方面做文章,把种植业做优,把养殖业做特,把产业链做强,持续增强农村发展的潜力后劲。 2023年,通化县人参、蓝莓、鲜食玉米、中药材、红松果林“五大农特产业”发展迅速,全县农业特色产业产值29亿元,增长3.1%;坚持“打品牌、抓品质、延链条”,形成鲜食玉米、人参加工制品、长白山特产食品等30余个品种的食品工业体系,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新建空心屯养鹅基地1个,3个能繁母牛牧业养殖园区投入运营,“有点牛”肉牛养殖牛舍完成建设;菌酶生物饲料一体化项目厂房建成,为打造绿色循环农业奠定扎实基础…… “我们不仅要做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更要把农业做出通化县独有的特色。”通化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陈彬说。 秉持让农业更强、更有效益的初心,2024年,通化县将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在50万亩以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红松果林特色产业示范基地试点、万亩有机蓝莓种植基地、人参产业示范园区等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田园综合体;积极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新增农民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25个。 强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喜讯相继传来:东宝全资子公司东宝紫星(杭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已完成痛风双靶点XO/URAT1抑制剂(THDBH151片)一项关键I期临床试验并获得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研究结果显示达到主要终点目标;4月8日,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已在俄罗斯完成注册,获得欧亚经济联盟-俄罗斯联邦卫生部批准上市。 作为我国第一支重组人胰岛素的诞生地,东宝拥有20多年胰岛素研发、生产和销售经验,现有产品线涵盖了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口服降糖药等丰富多元的治疗药物。据东宝2023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0.95亿元,同比增长1.39%;人胰岛素销量保持稳定增长;胰岛素类似物销量延续快速放量势头,同比增长超60%。 近年来,以医药强县而闻名的通化县,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大棋局”,立足优势、靶向发力,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医药强县建设势稳劲足。 如今,依托传统优势,强化科技创新,通化县医药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风向标”,以东宝、安睿特、安宇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企业快速崛起,以华夏、白山、振国、玉仁等为代表的中医药企业不断壮大。 2023年,通化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东宝利拉鲁肽注射液和恩格列净原料药及片剂获批上市;依托考昔片申报生产获得受理,成为全国目前唯一具有痛风适应症的非甾体抗炎药;人胰岛素销量市场份额跃居全国第一;安睿特与印尼、阿尔及利亚等国药企签署全球合作协议;白山、巨仁堂、汇金堂等医药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华夏药业荣获全省优秀民营企业称号;青山、丰禾等食品企业稳步发展,禾韵蓝莓浆果产品电商平台全网销量第一,通天酒业获评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和全省食品工业40年突出贡献企业…… 通化县医药产业何以取得如此骄人成绩?何以成为全县支柱产业?通化县工信局副局长王春琳道出其中缘由:“通化县是国家北药基地核心品质主产区,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使得通化县医药产业基础非常好。” 按照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及《通化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暨冲刺千亿级经营规模三年行动方案》,通化县推动生物药规模化、中药现代化发展,持续推进区域生物医药集聚区建设。 兴旅:文旅融合激发新动力 说起通化县,这里还有一大金字招牌--葡萄酒。通化产区葡萄酒是采用中国本土葡萄品种,由中国酿酒师采用中国酿酒技术酿制而成的地道“中国味道”。 通天山葡萄酒文化产业园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山葡萄酒主题博物馆,如今成为不少游客来通化的“打卡地”。而这只是通化县以文兴旅、以旅彰文的一个缩影。 为深入贯彻落实《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结合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通化县制定推动产业发展及融入“长通白延吉长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具体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全力推动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旅游产业迭代升级步伐。 围绕贡米、蓝莓、松花砚、葡萄酒、人参文化、满族文化等优势资源,积极开发旅游衍生产品;立足“红色”“康养”两大主题,围绕“休闲避暑”“冰雪旅游”两条主线,持续推出夏季生态康养、冬季滑雪戏雪等精品旅游路线;充分发挥大荒沟文旅小镇和“上湖上”民宿示范引领作用,加大石湖国家森林公园、蝲蛄河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地标的开发力度;多渠道宣传推介白车轴度假露营基地、康养谷、“梦里水乡·贡米小镇”等富有名气的乡村旅游“打卡地”;积极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打造南长白山旅游集散地和“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重要节点城市…… 2023年,通化县荣获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称号,全县旅游综合性收入约13.5亿元,同比增长46%;接待游客约186万人次,同比增长55%。 2024年,文旅产业如何延续向好态势?通化县文旅局副局长李硕给出答案:以冬夏两季带动四季。 按照“南长白山旅游集散地”发展定位,通化县将坚持文化和旅游互补,冰雪与避暑互济,积极培育产业游、生态游、体验游融合发展,持续推出夏季生态康养、冬季滑雪戏雪等精品旅游路线,让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 抢抓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全省“464”新格局,全力打造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和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重要节点城市……2024年,通化县将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把着力点放在县委“123”发展方向上,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闯出新路径、拼出新高度。(王海跃 常平)
|
版权所有: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吉ICP备05000673号
网站标识码:2205000001
吉公网安备 22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