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通化联播>通化动态

从0到78.2公里——沈白高铁通化段建设走笔(二)

  • 通化市人民政府 www.tonghua.gov.cn
  • 日期:2025-10-14
  • 来源:通化日报
  • 【打印】 【关闭】

  78.2公里,87.46%的桥隧比,在崇山峻岭间开辟出一条快速通道,工程标准之高、建设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为高效解决52项开工前关键问题,通化建立“领导小组+专项工作组+属地部门”立体协同机制,明确问题、责任、整改“三清单”和进度、考核“两台账”,全力开展房屋、土地、企业、“三电”管线等征拆改迁和外部环境整治,用地手续办理、消防验收、道路改移等工作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完成。

  建设期间,全市多措并举、多向发力,推动建立长白山区域高铁建设联盟;实施“财政+专项债+PPP”多元筹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4.5亿元;投资1500万元建设数字孪生管理平台,增设3个气象监测站;组建专家智库攻克冻土施工等3项难题,节约成本2800万元;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解决工程障碍75处,缩短工期15天;推行质量“三检五查”制度,关键工序合格率达99.2%;建立防汛、防火、防塌方等多项预案,排查整改安全隐患67处;设立高铁便民服务站6个,妥善处理群众诉求156件;培育2个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申报标段,增强通化段工程口碑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通化还围绕沈白高铁开通后道路运输服务保障做足文章,开设连接市区的9条高铁公交专线和138处公交站点,采用“大站快车”模式缩短线路运行时长;推广巡游车网约服务,布局覆盖通化站和市内景区的汽车租赁网点;保障G331沿边旅游开放大通道通化段通行顺畅,开发秋季精品旅游资源和线路,提供“赏枫+边境自驾+红色文化”特色服务;制定《通化三源浦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分阶段增建扩建机场设施,形成高效空地融合立体交通网;在《通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充分考虑高铁带动发展作用,提升城市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和产城融合水平。

  “银龙”飞驰,通达山海。沈白高铁的轨道不仅连接城市,更串联起机遇和希望,为山城大地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张书源)

[ 纠错 ]

主办:通化市人民政府

承办: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传真:0435-3250833

版权所有: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吉ICP备05000673号 网站标识码:2205000001 吉公网安备 22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