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化市医疗保障局
Tonghua Municipal Bureau of Healthcare Security
通化市医疗保障局
Tonghua Municipal Bureau of Healthcare Security
今年以来,通化县医保局围绕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医保政务服务“下沉”基层,依托乡镇、社区、村委会设立医保服务窗口,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体系,打造运行标准化、服务规范化、办事便民化的15分钟医保服务圈,切实解决群众医保经办服务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构建医保服务新体系
通化县医保服务工作在省、市医疗保障部门的指导下,聚焦更好发挥县委县政府在医保服务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落实政策、健全机制、优化服务,推动实现医保政务服务“下沉”工作取得实效。统筹谋划抓赋能。县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全县医保服务下沉工作推进会议,印发《通化县医保服务体系下沉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下沉服务”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和推进措施,利用政策资金和服务资源,同向发力、攻坚克难,切实将工作引向深入。专班推进抓落实。运用“五化”闭环工作法,明确工作措施、任务分工、责任落实清单,将医保下沉的经办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点为支点,以乡镇卫生院为补充,全面承接医保下沉的16项服务事项,实现县内医保服务16项业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部门联动抓成效。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方式,明确各部门、乡镇工作责任的同时加强推进信息互联共通、业务相互融通,构建推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医保政务服务,提升医保下沉工作的经办能力、服务能力、宣传能力。
二、聚集要素资源、完善服务流程,打造医保服务新阵地
坚持创新引领、集成服务,聚焦提高医保政务服务效率,完善网络体系、开设服务窗口、建立服务机制,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完善网络体系。实施医保专网铺设工程,铺设医保专网24条,其中:乡镇15条,社区8条,经济开发区1条,配备178台医保服务专用电脑、打印机24台,并张贴医保标识,实现医保专网城区全覆盖。将医服务下沉增加到16项,与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推动医保全程网办事项进驻吉林省热点事项全程网办专区,推进医保服务平台与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对接。开设服务窗口。依托乡镇、社区综合服务大厅设立医保服务窗口,配置专职人员,公示事项清单,统一业务受理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承担本辖区医保业务经办、医疗保障政策宣传及组织协调等医保管理服务职能。全县共设置服务窗口178个,配备专兼职人员178名,张贴医保服务下沉事项公示板41块,医保经办窗口指示牌24个,村级医保服务下沉事项指示牌152个,宣传板96个。截至目前,各基层服务网点办理业务1200人次,接受群众咨询2100余次。健全工作制度。持续推进群众咨询、信息查询、参保登记、保费缴纳、异地就医登记备案、门诊慢病鉴定等服务事项,制定人员配备、服务用语、就医(购药)流程引导图、服务事项公开等制度,让参保群众享受“公开透明无差别办事”。
三、开展业务培训、提升能力素质,树立医保服务新形象
注重提升基层医保队伍素质,强化能力培养、提高业务水平,多措并举打造为民服务先锋队。选派医保专干。各乡镇(街道)选派能力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任各医保服务点专干,负责各项医保业务的开展,所有业务经办人员均能熟悉政策、熟练掌握经办业务,为参保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医保服务。开展业务培训。县医保局成立“医保下沉服务”讲师团队,详细讲解医保政务服务经办业务、医保政策及业务相关知识,现场演示系统操作流程,解答实际操作中疑问,进一步提升各服务网点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培训16场,培训医保专员260人次,实现培训全覆盖。加强政策宣传。为提高医保下沉服务知晓度,方便群众医保业务“就近办、身边办、家门口办”,工作人员采取进乡镇、村(社区)发放手册、折页等形式对医保政策进行广泛宣传,现场向群众耐心讲解医保下沉服务事项,并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医保问题,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让群众真正知晓政策,切实感受医保服务的便利。强化考核管理。明确各医保经办窗口管理、检查、培训、指导等责任,定期开展文明用语、服务质量、业务技能、办结时限、群众满意度等考核通报。同时,对各服务点提出的疑难问题、复杂问题、百姓提出“尖锐”问题等进行汇总总结,通过帮办代办进行解决,对共性问题印发医疗经办服务宣传手册,推动医保服务下沉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