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通化市科协专题>>科学普及 | |
时间:2021-06-04 来源:通化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1年1月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新冠疫情突袭吉林省通化市,一夜间,疫情犹如暗夜,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所有医护人员全员在岗在位。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肩负使命,英勇无畏,义无反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勇敢冲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诠释一名医护人员的本色。她就是通化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中医组组长、通化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少华。 1月12日,通化市出现第一批无症状感染者,在医院的整体部署下,冯少华主任带领中医科全体医护人员立即重新学习院感相关知识、作穿脱防护服的训练和考核、组织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的全部内容并突出中医的诊疗重点,“人人考核必须过关”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根据中心医院的应急预案紧急腾空病房,转运疗区住院的患者,为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新冠肺炎患者做准备。时间紧任务重,她带领科室人员明确分工、合理安排,快速实施,整个过程得到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在保证有序、安全的状态下凌晨完成了转运18名患者的工作任务。 全民第一次核酸检测,她带领医护人员加入到采集核酸的队伍中,冒着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头顶着星星,脚踏厚厚的积雪来到核酸检测点。检测点设在小区外的帐篷中进行检测,取暖设施严重不足,有的人手脚被冻的发青,有的人防护面屏起雾结霜,看不清眼前的一切,仅用一点缝隙能看清眼前的事物,这些并没有影响到她们的检测,她和她的中医团队一直在坚持工作,直到深夜采集工作结束。 她为患者冲中药,送药入口,保证每位患者都能及时的吃上中药,每件事情都亲力亲为,更重要的是她不厌其烦的与患者亲切的交谈,让患者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给他们加油打气,给予他们家人般的温暖,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还要给患者科普病毒有关知识和中医治疗的作用,每天常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她给320名康复的患者每个人发一个小册子,上面是健身气功八段锦具体操作步骤,同时领着患者一起做,目的就是为了让患者增强体力。 她对患者进行面对面问诊,一对一诊察,一人一方,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每次看到她穿着防护服,细心地给患者诊脉,询问患者病情时,都觉得她比星星还要闪耀,看着她认真详细记录他们每天的病情变化的样子,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讨论、整理、分析,以便能更精准辨证施治,她肩扛责任,心系患者,用她每一个行动都诠释着一个医生对国家的坚守,对工作的专注,对身边人的关心。 她不慎扭伤腰部,但仍然坚持工作,虽然腰痛使她每晚都难以入睡,只靠止痛药才能勉强入睡,即使这样她仍然奋战在一线。她带领中医医疗队与国家专家组、省专家组共同建立了“3+3中西医联合救治诊疗模式”,创新实施“三主任”工作制,在通化疫情的预防、治疗、康复中全面铺开,实现从源头到终点中医药快速、全程、100%覆盖。 一位患者激动地说:“我是因祸得福,虽然我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但你们的冯主任真是神医啊,给我开的中药确实好,不仅治好了我的新冠肺炎,同时也把困扰我多年的水肿和乏力给治了,我现在觉着我说话都特别有底气,真的很感谢她,以后我有什么不舒服的还去找她看病。”“要不是你们,我也不能这么快恢复,感谢你们。”康复出院的张姓大爷动情地说。看着患者康复出院,她开心地笑了。 从疫情扩散到现在,始终两点一线从医院到驻留宾馆,整整50多天一直驻守在一线,舍小家顾大家,用她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赤诚。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有方,体现了一个医者的大爱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