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通化市自然资源局专栏>>法治政府

通化市自然资源局2024年度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2024-12-23 来源:

市政府并市委:

年初以来,我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贡献自然资源法治力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持续高位推动,强化法制思维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是法治通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市自然资源局领导班子带头学法守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共组织召开党组会议17次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7次,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规章、自然资源领域及通识法律法规列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并将最新修订实施的法律法规作为学习重点。

严守政治规矩强化廉政监督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研究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重点任务清单》,逐级签订《202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加强对重要岗位监督,持续完善《重点岗位和廉政风险防控台账》和《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监督任务清单》。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动集中整治工作高质量开局、高标准推进。加强对招投标、规划调整、土地出让等关键环节、领域权力运行的监督,参与招投标开标评审、规委会项目审议监督5次。加强对科级以上干部廉洁从政的监督,更新全系统科级以上干部廉政档案。截至目前,市局党组共收到驻局纪检组《纪律检查建议书》5件、转办《问题线索》3件,给予党纪处分3人,组织处理13人。

(二)聚焦主责主业依法优化服务一是组织各地筛选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情况,全面建成存量土地资源数据库,制作存量土地招商图册,助力招商引资项目加快落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推进“吉企银通”平台与市级不动产登记平台接口开发,实现预告与抵押权预告登记合并办理、存量房转让与抵押合并办理,优化不动产登记。借助银行机构服务体系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在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置便民服务窗口,方便企业群众办事需要,目前通化农商行、邮政储蓄银行已进驻完毕,通化工商银行正在进驻中。三是动态调整权责清单,结合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梳理更新我局权责清单127项审校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从原有42项调整为即将公示的30项,依法取消非必要的服务事项,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落实集体决议提升行政能力强化依法决策意识,在规划审批、土地供应、行政处罚等重大问题研究过程中,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组织召开局规划会审会6次,讨论通过审批项目68个;召开全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专业技术委员会4次,讨论通过项目20个;召开全市自然资源局土地收储和土地供应会审会4次,讨论通过用地地块38宗、69.02公顷;召开自然资源违法案件会审会16次,讨论通过下达行政处罚决定16件。

强化部门联动加大执法力度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通化铁路运输法院等部门沟通联系,多次召开违法案件研讨会,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我局已出具违建线索移送函16个、合法性审查函75个,有效打击了违建势头。二是加强案件查处。截至目前,已查处违法占地问题22件(市本级11件)罚款2513.63万元(市本级2237.6万元)责令退还土地18.2公顷(市本级12.5公顷),涉及耕地3.9公顷(市本级3.3公顷);现已结案4件(市本级)。查处违法采矿问题5件(市本级2件)罚款0.9万元(市本级0.6万元)没收违法采出矿产品6145立方米(市本级5156立方米)已结案3件(市本级)。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1件(市本级10件),法院已下达行政裁定书7件(市本级6件)。三是抓好卫片整改工作2024年国家下发我市卫片图斑2件,已全部整改完成。下发2018—2023年卫片违法用地图斑共818个6094.79亩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图斑整改520个4745.74亩未完成整改图斑238个1085.8亩移交其他部门51个,面积247.96亩;纳入农村乱占耕地整治9个15.29亩,整改排名位于全省中游。四是提升执法能力。为新晋的34名执法人员申请办理行政执法证件,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岗前培训、执法再教育及统一考试,不断提升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水平。

开展专项行动维护社会稳定一是认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为严厉打击自然资源领域涉黑涉恶犯罪案件,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生,我局印发了《关于改进涉黑涉恶线索排查工作机制的通知》,针对黑土地保护、非法占地等重点领域,配合市扫黑办做好线索排查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集中整治三年行动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厅统一安排部署,4月份开始,对三年行动进行专题部署定期在系统内开展专项督查检查,避免“越采矿”重大事故隐患发生三是有效提供地灾防治技术支撑。《通化市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防灾责任、细化防灾措施明确预防重点。在关键时期、关键节点,向水利、交通、电力等8个行业部门发送汛期地灾防御工作提示函,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与吉林省第四地质调查所签订服务合同,聘请专业队伍在巡查排查极端恶劣天气“三查”和夜查等工作中进行技术指导。加强与气象等部门沟通,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1次。在安全生产月、自然资源宣传教育节点,组织指导地灾避险演练45场,参演人数865人。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全地区35个隐患点进行督导检查,全年完成424个隐患点的排查工作,指导基层政府组织避险转移508户966人。2024年全共实施防灾减灾项目5个,总预算投资3101万元,申报省厅2025年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项目1个,预算资金861万元,组织各县(市、区)向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申报2025年度地灾治理项目2个,预算资金615万元

推进法制信访化解矛盾纠纷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条例》要求树立温度与速度并存的工作理念,多渠道接收群众诉求,畅通化解渠道,截止目前,共受理国家和部系统交办信访案件13转送6件,现已全部办结。出具来信来访告知书5件。接待咨询和办理各类信访事项97件次集体访12次。全年受理行政复议2件、行政诉讼1件,已全部办结。

畅通监督渠道打造透明政府一是形成监督合力。加强与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沟通协调,全年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9件,社情民意3件,全部按时办结,满意率100%。二是畅通公开渠道。落实政府公开热线即接即办针对对群众的所急所盼,组织各相关科室研讨解决,全年共处理诉求569件三是依法公开信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严格审查申请人诉求材料高效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全年共依申请公开事项63,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77条。

二、上一年度法治建设存在不足的整改情况。

针对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持续灌输能力薄弱的问题,一是确定丽景法治文化广场为自然资源固定普法场所,今后我市自然资源普法宣传,全部安排在该处开展;二是发挥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联学联建社区、帮扶村的联系,推动自然资源法律法规、惠民政策进社区、进乡村。

针对部门专业法律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我们主动探索学习渠道,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普法培训。同时在新法普及、热点宣传时期,通过视频会议、自然资源大讲堂、网络直播等途径做好法律知识储备,为局对口科室招收配备法学硕士1名,加强法律人才储备

、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业务水平还需提高。自然资源领域包土地、矿产、测绘、规划、不动产方面,涉及的业务范围广、法律条文多,执法人员学习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全部掌握

(二)普法宣传还不够及时。2022年黑土地保护法出台今年2月、5月、11月修订实施了自然资源行政处罚办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新的法律法规集中出台,造成宣传压力较大

、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就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门作出强调,要牢牢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多次要求全局机关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开展能力素质提升行动,下发支部月学习计划10次、30余个学习篇目,将总书记重要论述作为学习重点,持续强化本系统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的工作意识。定期听取法治建设情况汇报,研究涉法事项。带领全局集体参加自然资源部法治建设培训会议2次。将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列入年初工作会议,与业务职能工作同部署、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组织召开局党组专题会议,研究审定《通化市2024年自然资源例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送审稿)》。

、下一年度工作打算

(一)继续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制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盯关键节点,多渠道、多媒体、多方式的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新修订实施的自然资源领域法律法规。

    (二)继续做好法制建设工作。加强与市司法局、市政数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的协调联络,邀请专家来我局就行政执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公平竞争等领域进行讲解授课,厚植法治思维,提升执法能力。严把合法审查关,有效发挥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团作用,努力让依法行政、按程序办事的理念贯彻局工作全链条、各环节。

    三)继续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协调各科室、事业单位、属地分局,积极化解各类信访矛盾,对重点信访案件,督促属地分局落实主要领导包保制度,有效遏制信访问题扩大化。

 

                        通化市自然资源局

                        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