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通化市自然资源局专栏>>党务公开>>制度建设

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 全力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

时间:2012-11-20 来源:

  近年来,市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实现了国土资源管理和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双赢”发展。 

  一、抓机制强责任,确保各项廉政规定落到实处 

  年初,召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会上局长与分管局长、分管局长与分管科长、科长与科室工作人员层层签订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将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内容纳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并对县(市)局领导和局机关中层干部进行专项廉政考核,把责任制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职工业绩评定、选拔任用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上下齐抓共管,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到实处。加大干部监督特别是对科室负责人监督力度,督促负责人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带头执行《廉政准则》和相关廉政要求。 

  二、抓预防重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坚持把廉政教育作为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的基础性和长效性工作来做,采取多种形式,创新教育载体,在增强干部职工“免疫力”方面做好做足文章通过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实施网络教育、开展“五个一”活动,让干部职工始终感觉到勤政廉政就在身边,就在周围。机关文化建设,即以“大局、服务、落实、规范、效率、形象”六方面为基本内容,通过向冷春生等先进典型学习、抓活机关各党支部这一建设主体,开展包括廉政文化在内的机关文化建设,增强机关干部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律心;实施网络教育:即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开辟廉政教育专栏,利用网络资源,实施廉政教育;“五个一”活动:即举行一次廉政形势报告会、剖析一批系统反腐倡廉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建设一个廉政图片展板长廊、重走一次“抗联路”、到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一次警示教育,以丰富教育形式,增强廉政教育的有效性。 

  三、抓源头建制度,规范廉洁从政行为 

  坚持在完善制度、创新模式、强化执行上下功夫,把机关的工作理念、管理理念和行为理念贯穿于各项制度之中,实实在在用制度管人管事。一是建立完善制度,强化权力相互制约。按照“一项权力建立一项制度”原则,通过对逐个科室、逐个岗位,逐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和完善了《集体会审制度》、《用地预申请制度》和《矿山储量年报审查备案管理规定》等39项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制约权力制度,预防了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逐步实现对审批项目的动态监控。二是通过“制度加科技”手段,构建科学防控体系。“把一切权力交给程序”,利用电子政务系统,设置机关“权力公开运行平台”。围绕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大违法案件查处和地籍发证等重点工作的关键环节建立51个权力运行流程。各流程环节上的工作人员均在网上审阅材料、填写意见、制作文书、做出决定。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工作人员操作时间和内容均由计算机记录在案,全程留痕。“权力公开运行平台”的运用,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发生。同时建立电子综合监管平台,纪检监察人员对审核、审批等权力事项实行全程监控,真正置监督于权力运行之中。 

  四、抓服务践承诺,增强高效服务意识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和群众反映的国土热点、难点问题,制定承诺并积极在网络媒体上主动公开通过采取“低丘缓坡和工矿废弃地利用拓宽用地保障渠道,积极破解用地指标不足难题;实施工业用地预挂牌制度缩短审批时限;下放土地征收权力,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开辟重点用地项目和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审核、审批‘绿色通道’;建立重点用地项目和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及国家、省投资的地质灾害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跟踪服务体系;全面深入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等软环境建设政策措施,强化主动服务、深层次服务为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强化政务大厅窗口功能,实行“窗口受理、收办分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做到办事不拖、不推、不靠、不压,坚决做到首问、首办负责,阳光操作。去年,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软环境测评活动中,市局群众满意率达99.83%,在全省9个市(州)中排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