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Office of Tonghua local chronicles Compilation Committee
通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Office of Tonghua local chronicles Compilation Committee
通化市大地构造位置以浑发河—古洞河断裂为界,北部属于吉黑地槽系,位于梅河口市北部边缘。南部属华北地台(Ⅰ)北缘东段,辽东台隆(Ⅱ),铁岭—靖宇台拱(Ⅲ)和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Ⅲ)2个Ⅲ级大地构造单元;铁岭—靖宇台拱进一步划分为龙岗断块(Ⅳ),样子哨凹褶断束(Ⅳ),南部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进一步划分为清河台穹(Ⅳ),浑江上游凹褶断束(Ⅳ),鸭绿江凹褶断束(Ⅳ)。
太古代构造中太古代表现为中央卵形穹窿构造及边缘穹窿构造;晚太古代扁平化作用在其北侧形成安口镇—柳河韧性剪切带,在其南侧形成光华—兴林韧性剪切带。
古元古代构造古元古代裂谷阶段以紧闭同斜褶皱为主,被多期褶皱叠加而复杂化。裂谷晚期在裂谷边缘及内部形成一系列断裂,表现为层间断裂形式,早期多伴为韧性剪切性质,后期转化为脆性断裂,残留了韧性剪切特征,如通南山—三岔子北东向盆缘断裂等。新民—砬子沟东西推覆断裂使集安群逆覆于老岭群之上,并使老岭群层序发生倒转;报马川—横路岭—八宝沟—文字沟东西向推覆断裂使集安群蚂蚁河组含硼层多次重复;南岔—七道沟北东向断裂使大栗子组逆冲到珍珠门组之上。另外在集安市双岔巨斑状花岗岩北侧边缘发育东西向反庙子—双岔韧性剪切带。
新元古代—古生代构造早期以升降运动产生的平行不整合面及晚奥陶世—早石炭世地层缺失为特征,晚二迭世末期地台北缘增生作用使沉积盆地褶皱回返,形成大型向斜褶皱,同时伴生脆性断裂,后期发育重力滑脱构造,包括北东向葫芦套—墨沟滑脱构造,沿浑江盆地北西缘分布;东来—五道江滑脱构造,沿盆缘地南缘展布;白鸡腰子—通化滑脱构造,呈北西向环龙头岩体北侧展布。
中新生代构造以断裂作用为主,表现为断块升降作用及其控制的火山盆地与花岗隆起相间呈带分布的网状色造系统,火山盆地以地堑式、半地堑式、断式发育,不同方向断裂交汇部位是火山岩浆活动的最佳部位。北东向断裂主要有浑发河—古洞河断裂;柳河地堑断裂带;样子哨断裂带;浑江上游断裂带(白鸡腰子—红土崖断裂,通化—三岔子断裂);鸭绿江断裂带,该断裂带是全市一条重要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北北东向断裂主要有花甸子—头道沟断裂带;大顶子—矿山村断裂带。北西向断裂主要有红石镇、二密—金厂断裂;快大茂—夹皮沟断裂;清河—天桥断裂;三棵榆树—岗山—钱桌沟断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