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通化市地方志专题>>方志天地

【通化市志(1986-2005)】第一篇 建置 区划 第三章 县(市、区)概况 第六节 辉南县 一、自然环境

时间:2018-05-04 来源:通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网

  一、自然环境 

  位置面积 辉南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东北部。地处东经125°5849″~126°4439;北纬42°1619″~42°4915″之间。东与白山市属的靖宇县毗邻,西与梅河口市搭界,南和西南与柳河县接壤,东北与吉林市属的桦甸市相连,北与吉林市属的磐石市隔江相望。全县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60公里,总面积为2272.3平方公里。县城朝阳镇为县政府所在地,距省城长春市187公里,距通化市174公里。 

  建置沿革 19861月以前,辉南县为梅河口市所辖。梅河口市降为县级市后,辉南县划归通化市所辖。 

  行政划 1986,辉南县辖712乡。1991,金川乡、庆阳乡、高集岗乡、大椅山乡撤乡设镇,永康乡改为团林镇,全县为127乡。1994,板石河乡、平安川乡撤乡设镇,安子河乡并入杉松岗镇,全县为144乡。2001,双凤乡并入朝阳镇,全县为143乡。2005,平安川镇、高集岗镇并入朝阳镇,板石河镇并入楼街朝鲜族乡,大椅山镇并入样子哨镇,蛟河口乡并入辉发城镇,中央卜乡并入庆阳镇。是年,全县为10(朝阳、辉南、抚民、样子哨、石道河、杉松岗、辉发城、金川、庆阳、团林镇)1(楼街朝鲜族乡) 

  地貌候 辉南县属半山区,分为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4种地形。长白山的支脉龙岗山脉斜卧县境东南部,构成全县东南向西北渐低的地势。东南部低山区,平均海拔500米至700,中部丘陵和半山区,海拔一般在400米至500,西部和西北部河流沿岸为河谷平原,海拔为300米至400米。辉南县境内有山峰27座。最高山峰为大四方顶子,海拔1233米。县内主要河流有辉发河、三通河、蛤蟆河、石道河、黄泥河等。 

  辉南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大干燥,夏季高温少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地貌影响,全县气象因子时空分布差异较大。1986年至2005,平均日照时数2296小时,最多的1997年为2440小时,最少的1990年为217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5.6,极端最高气温为35.6,出现在1997724;极端最低温度为-43.3,出现在1987110日。全年无霜期为148天。全年平均降水量为758.6毫米,最多降水出现在1986,987.2毫米,最少出现在1997,436.5毫米。 

  辉南县盛行西南风和偏西风,春季风速最大,夏季风速最小,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3天。最多天数是1988年为26;最少天数是1996年为3天。 

  自然源 辉南县耕地面积49987公顷,其中水田19872公顷,旱田30115公顷。园地1655公顷,林地140301公顷。 

  全县森林植物种类繁多,高等植物达1500余种,低等植物有800余种。现已开发利用有经济价值的植物543,其中珍稀植物30余种,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森林植物有15种。辉南县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按其用途可分为毛皮、药用、食用、观赏4大类。珍贵毛皮动物主要有:黑熊、野猪、狐狸、狍子、黄鼬、豹猫、狗獾、水獭、松鼠等;贵重药用动物有马鹿、梅花鹿、蛇、蟾蜍等;食用动物有狍子、野猪、山兔、野鸡、野鸭、毛腿山鸡、林蛙等;珍稀动物主要有:吉林省一类保护动物丹顶鹤、梅花鹿,二类保护动物白鹤、黑雁、白头鹤、马鹿、水獭、熊,三类保护动物林蛙、鸿雁、野鸭、野鸡、山兔、狐狸、貉子、黑熊、黄鼬、獾子、野猪、狍子,四类保护动物大蟾蜍、青蛙、青蛇、杜鹃、啄木鸟、布谷鸟、燕子、蝙蝠等。 

  辉南地处长白山林区,地质古老,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县贵重金属矿有金、铝,有色金属矿有钨,黑色金属矿有铁,能源矿产有煤,建材原料矿产有火山渣、石灰岩、水晶石、云母、耐火土,其他矿产还有矿泉水等。 

  辉南县林木资源主要有红松、沙松、红皮云杉、臭松、黑松、鱼鳞松、紫杉、长白侧柏、长白山落叶松、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澎椴、白桦、柞树、槐树、色木、大青杨、钻天柳等。引进树种还有樟子松、日本落叶松、美国班克松、杜松、刺槐等。 

  辉南县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大小河流70余条,河流总长507公里,水面1533.3公顷。县城东和东北部河谷平原区及沿河两岸有自然泊沼65,水面约166.7公顷,其中较大的水泊23,水面160公顷。全县共建水库、塘坝602个。地表水年平均总量为7.5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71亿立方米。 

  辉南县地处长白山区,森林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是由山地垂直景观和火山地貌景观所构成,形成辉南县多处优美风景。如:巍峨的金龙顶子,岩崖陡峭的大四方顶子,林海松涛的青龙顶子,自然形成、棱形逼真的大椅山,巨石落制、形状如鞍的马鞍山,历史悠久、奇峰独立的辉发山等,都有开发利用的价值。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口湖为全国第二大火山龙湾群。其中,有三角龙湾、大龙湾、二龙湾、旱龙湾、吊水湖等,旅游价值较高。

  人口民族 1986,辉南县总户数为91323,总人口为365048,其中农业人口221511,非农业人口143537人。年平均出生率为11.85,死亡率为5.1,自然增长率为7.70‰。全县有汉、朝鲜、回、满、蒙古、苗、壮族等7个民族。1997,全县总户数为106969,总人口为369344人。其中,男性189820,女性为179524;农业人口221344,非农业人口为148000人。年平均出生率为9.9,自然增长率为8.4‰。 

  2005,全县总户数为125054,总人口为353510人。其中,男性为181726,女性为171784;农业人口223720,非农业人口129790人。年人口出生率为10.45,死亡率4.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7,计划生育率为94.2%。是年,全县有汉族、朝鲜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壮族、藏族、彝族、瑶族、白族、哈萨克族、傣族、土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裕固族、阿昌族、撒拉族、水族、拉祜族、高山族、佤族、僳族、哈尼族、土家族、维吾尔族等27个民族。其中,汉族最多,占全县总人口的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