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通化市财政局专栏>>图片新闻

市财政局切实保障留抵退税政策落实落地——把“真金白银”送到企业手中

时间:2022-06-07 来源:
“我们单位是一家利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发电的绿电生产企业,前期投资规模较大。经申请,1540万元的退税款很快就划到了我们的账面上,这么大资金量能这么快速地退税到位,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争取下半年投产达效,回报社会。”日前,市“财税银”调研组到通化信能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调研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落实情况时,该公司副总经理田冠楠满怀信心地说。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对稳定预期、助企纾困具有重要意义。减税、免税、缓税、退税等政策叠加实施、组合发力,将对稳定市场主体、保障就业和民生发挥重要作用。4月份以来,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落实留抵退税政策作为财政部门首要任务,研究政策实施路径、制定实施方案、摸清退税底数,多措并举保障留抵退税政策落实落地。
  市财政局依托财税联合会商机制,对可退税纳税人名单进行复核,分地区、分行业、分规模形成可享受留抵退税的纳税人清单,测算留抵退税分级次财力影响情况,及时分解下达留抵退税专项资金,切实做到确保退税直达纳税人、确保补助直达基层、确保服务直达纳税人“三个直达”,均衡域内区域间退税负担,保障留抵退税财力需求和区级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在通化县信通集团水业有限公司生产现场,瓶装饮用水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该企业生产相关负责人李万明说:“4月2日上午10点多提出申请,不到下午3点退税款就到账了,284万元对我们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全厂上下都非常高兴,工作热情高涨。”据了解,近年来,这个公司生产经营由于资金不足面临困境,销量下滑,想要发展就必须在降成本、扩销路上想办法。“现在摆在眼前的有两件急事要办,一件是办理十万吨饮用水探矿权,提升瓶装水的附加值,需要100多万元;另一件是用塑料封箱取代纸壳封箱降低成本,上两台塑包机需要80多万元。但是现在销售回拢资金仅能维持30多名工人的工资,这笔284万元的留抵退税款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能让我们把急需办的两件事办了。”该企业负责人牛志英说。
  截至5月末,我市已有1298户次企业完成留抵退税退库,退还总金额达7.14亿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邵立君刘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