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通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专题>>法治建设

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时间:2024-12-31 来源:法规科

  2024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按照《通化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任务分工,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认真抓好“关键少数”的教育培训,制定我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个性清单”14部,其中,工程建设和建筑业7部;住房和房地产类3部;城乡建设管理4部。主要负责同志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带头示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建立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是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加快项目建设审批速度。依托省住建厅平台和省工程审批系统,开展全流程线上审批服务,在线审批率达100%。二是积极开展并联审批,全面启用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备案表电子证照和消防验收、备案电子文书,实现企业“最多跑一次”甚至是“零跑动”审批材料实行“承诺制”,施工许可的申请材料由15项精简为7项,无需提供纸质材料。三是提供优质服务在工程项目审批中,为项目单位提供前期咨询和辅导,指导其做好申报前的准备工作;全程跟踪项目进展情况,随时解答和处理项目单位遇到的问题。四是推行首问负责、告知承诺、一网通办、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限时办结等改革举措,实现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过程“零差错”、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标准“零投诉”的“五个零”目标,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 

  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落实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过程科学、民主、合法。为保障城市排水与污水设施安全运行防治城市水污染和内涝灾害,起草《通化市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管理办法》草案。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乡镇供热管理工作,维护乡镇热用户、供热企业的合法权益,制定了《通化市乡镇供热管理暂行办法》。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的这个基点,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房子为目标,制定了《通化市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为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消除城中村各类安全隐患,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制定了《通化市推进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通化市城中村专项借款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稳步推进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结合住建工作实际,围绕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严格落实《通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实施办法》,强化依法决策意识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五)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方面,在局官网公开执法人员信息、执法事项清单、执法流程,接受社会监督,增强执法透明度;在执法全过程记录方面,一线执法人员配备17台执法记录仪,通过执法APP,实现对日常巡查、案件查处等执法活动全程音像记录;在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方面,全年对6起重大行政处罚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执法决定合法合规。二是执法队伍建设持续强化。组织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有效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开展执法人员资格考试与证件管理工作,全局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达 100%,执法资格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三是开展案卷评查。按照省厅下发的《关于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的案卷评查标准,采取网上抽查的方式组织实施案卷评查。针对集安、辉南、柳河、通化县、东昌区、二道江区6个被评查单位,抽查8本卷,向省厅推荐4本优秀案卷。 

  (六)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一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和形势变化,及时对自来水公司、恒泰热力公司等单位编制及修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备案,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二是加强执法检查。按照《安全生产法》和“三管三必须实施办法”要求,各行业监管部门结合执法检查计划运用“干部+专家”对相关企业开展帮扶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隐患派专人跟踪,形成闭环管理。三是加强业务学习培训。定期组织对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确保执法过程有理有据、有法可依。同时要求各行管单位组织好学习培训,将学习的内容深深印在每一位职工心里,掌握突发事件处置方法,确保自身安全。 

  (七)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是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依法参加6件行政应诉案件,全部胜诉是与法院开展府院联动,召开座谈会,围绕逾期未回迁、网签备案等问题深入交流,防范涉诉问题发生。三是针对涉诉基层部门,深入剖析原因,全力推动被诉案件数量和败诉率“双下降”。 

  (八)建立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一是强化政治监督,压实主体责任。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对我局接受各级巡视巡察、审计、环保督察等整改情况开展监督检查7次。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55份,组织签订局系统各单位“一把手”和纪检干部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提示函33份。二是加强日常监督,切实提高监督质效。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针对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提供廉洁自律证明192人次96,坚决把牢廉洁关、政治关更新、新建党员干部廉政档案232余份,实行动态调整实时更新。三是强化专项监督,不断提升作风建设。以“两整治、两增强”专项整治和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为契机,紧盯供热、安全生产(燃气)、农村危房改造、棚改等重点领域,聚焦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采取周调度和实地督导调研的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尽快完成整改任务。 

  (九)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双公示”系统和“五类信息归集”系统合并,更名为“信用中国服务平台”,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系统、“信用综合服务平台”系统、“互联网+监管”系统和手机软件“我要执法”APP数据形成互通互联,平台信息化整合。我局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人员加强规范,要求所有执法人员在行政检查时,使用“我要执法”APP,检查时公开透明,流程规范;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对“行政确认”“行政强制”“行政奖励”“行政处罚”及时上报至“信用综合服务平台”系统进行公示,加强数据共享。 

  二、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年来,住建领域法治建设工作虽然按上级要求较好地予以落实,但是离法治政府建设高标准严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法治思维仍需强化。一些干部法治观念不牢,对法治的认识不深,主动学法意识不强,学法用法执法要求还存在差距。二是执法水平仍需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的理解掌握不够准确,导致执法不规范现象仍时有发生三是普法工作开展不平衡,各业务科室、单位对普法宣传工作举措不多、创新不强。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方式,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始终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二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行政决策、重大执法案件审理和复议、诉讼中的作用。三是全面落实上级的工作部署,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法治工作,亲自督办逾期未安置工作等重点涉法工作,明确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了年度考核内容。 

  四、下一年度工作打算 

  2025年,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完善法规制度、规范行政执法、化解矛盾纠纷、深化普法培训等工作为抓手,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完善重点领域合法性审查。加强对立法草案的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确保草案符合宪法法律规定和上位法要求。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清理工作。 

  (二)强化行政执法效能提升。按省住建系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深入开展执法案卷自查、评查,加大法制审核力度。 

  (三)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深化府院联动,良性互动,依法办理行政应诉案件,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有效降低行政败诉率。 

  (四)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落实“八五”普法要求,重点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的学习宣传。 

  市住建局将锚定这些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统筹住建事业发展全局,在新时代法治征程中勇毅前行,为城市建设与民生保障书写坚实法治篇章。  

  

 

                                            通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12月26 

 

作者:法规科

初审:于    复审:邵    终审:金京波